我是淘酒侠,非常感谢酒友们的关注!今天我来解答一下关于红酒标签上的日期之谜。大家常能在酒瓶上看到三个日期:正面标签纸上的年份,以及背面标签纸上的灌装日期和保质期。究竟哪个日期更重要?超过标注日期后,酒还能喝吗?
关于年份,标注在酒瓶正面的年份代表着葡萄采摘的年份,也就是酿造这款葡萄酒所使用的葡萄的采摘时间。以拉菲为例,1982年的拉菲,是由1982年采摘的葡萄酿制而成的。由于每年的天气条件如降雨、日照以及收成状况都会影响葡萄的品质,进而影响葡萄酒的产量和口感。比如,有的年份的葡萄偏甜,含糖量高,所酿的葡萄酒酒精度就会稍高,口感更为圆润。通过酒标上的年份,我们不仅可以了解葡萄酒的口感特点,还能推断出这款酒的大致年份和酒质状态。
至于灌装日期,指的是葡萄酒在经过采摘、发酵、橡木桶陈年后被装瓶出售的日期。有些朋友可能听到“灌装”就以为是分装的假酒,其实不然。进口葡萄酒需要经过一系列严格的流程,包括官方卫生许可、产地证明、灌装日期证明等。在我国,对进口产品的定性要求非常严格,所有单据上的货品品名都必须与酒瓶上的相符。有些国家并不要求标注葡萄酒的保质期,因为很多优质葡萄酒经过几年的陈放甚至几十年仍然可以饮用。
在我国,2007年10月1日之前,所有葡萄酒都必须标明保质期。但此后,我国的新规定允许进口商和生产商自主决定是否标注保质期。实际上,大部分葡萄酒(约90%)适合在购买后的两三年内饮用。只有不到10%的葡萄酒才值得保存和收藏,而且保存和收藏的时间也要视具体情况而定。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,不必过分追求葡萄酒的保质期。一瓶价值百来元的葡萄酒,到了标注的保质期后再饮用,可能口感已经不如新鲜时那么美妙了。
希望这些解答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红酒标签上的日期信息,更好地品味红酒的魅力!